交通与车辆工程

  • 基于动态分层网格的空气压缩机流场特性分析

    张鉴顺;李波;刘之明;陆佳瑜;王超;张晓晨;

    为提升空气压缩机流场特性有限元分析的精度,研究一种基于动态分层的动网格设置方法,通过建立流体区域模型、设置动网格及Scheme文件,实现压缩机工作过程的连续瞬态模拟;建立压缩机工作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型,获得了在现有某型号产品结构参数下,压缩机气缸内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压缩机在吸气与排气过程中压力分布不均匀;吸气过程中的最大流速为185.4 m/s,排气过程中的为168.1 m/s。研究成果为空气压缩机结构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01期 v.37;No.18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15 ] |[阅读次数:0 ]
  • 电磁执行器工作特性分析及补偿控制

    张宇;李波;葛文庆;谭草;闫皓;宋爱娟;

    为解决电磁执行器换挡运动时由于磁场不均匀及温升问题而引起的换挡驱动力下降问题,对执行器驱动力及损耗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根据仿真结果对不同位置下的力常数进行方程拟合,为模拟执行器各部件温升变化,设计了执行器四热源等效热路;针对两种工作特性引起的驱动力下降问题,设计了基于执行器工作特性的补偿控制。结果表明,相比于PID控制,补偿控制可有效补偿执行器驱动力损失,在常温和45℃下,执行器换挡速度分别提升了22%和20%。

    2023年01期 v.37;No.188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82 ] |[阅读次数:0 ]
  • 汽车用U形转子定子励磁发电机电磁特性分析

    陶学恒;史立伟;刘楷文;李林涛;荆建宁;

    针对传统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磁路长、本体质量大以及电机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U形转子定子励磁发电机(UR-SEG)。该电机转子为分块U形结构以缩短电机磁路、减轻本体质量并改善了电机电动势波形。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UR-SEG的电磁特性,其空载、负载电动势总谐波失真较传统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分别下降6.86%和7.28%,电机转子质量下降14.23%,改善了电机的发电质量。

    2023年01期 v.37;No.18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91 ] |[阅读次数:0 ]
  • 变截面辊压成形翘曲缺陷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一鸣;焦学健;苗艳冰;江怀陆;翟胜国;

    针对某货车变截面纵梁进行辊压成形数值模拟仿真,分析板材在变截面辊压过程中翼板的纵向应变分布情况,讨论了板材材料、板材厚度和翼板高度对纵梁成形后翘曲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翘曲高度大小与翼板所受的纵向应变有关,当凸凹弧的纵向应变不足以满足分析求出的纵向应变时,腹板会发生翘曲现象以补偿所需的变形;翼板的纵向应变随材料屈服强度提高而下降,随翼板高度增加而增加,与厚度关系不大。通过正交模拟试验分析得出影响腹板翘曲高度的工艺参数主次顺序为板材材料、翼板高度和板材厚度。

    2023年01期 v.37;No.188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6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聚类的半挂牵引车行驶工况构建改进方法

    王保林;田瑛;袁俊凯;王黎明;周英超;

    针对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最佳聚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的改进方法。选定淄博市博山-沂源路段作为测试道路,以半挂牵引车为试验车辆,利用车载终端设备采集车辆行车数据。在对原始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以速度为运动学片段划分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分类处理,依据距离聚类中心越近越能代表该类特征的原则选取运动学片段,构建丘陵山区半挂牵引车代表性行驶工况。与传统的K-均值聚类相比,采用高斯混合模型聚类构建的丘陵山区车辆行驶工况特征值误差仅为2.05%,精度更高,更能反映丘陵山区道路线形复杂的特点。与国内采用的半挂牵引车测试工况(CHTC-TT工况)相比,所构工况与之差异明显,表明了开发反映丘陵山区行驶特征的半挂牵引车代表性行驶工况的必要性。

    2023年01期 v.37;No.188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27 ] |[阅读次数:0 ]
  •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李明星;赵金宝;徐月娟;刘文静;姜嘉伟;

    为促进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山东省为例,结合现阶段交通与经济的发展现状,构建区域经济规模水平模型与交通可达性模型,并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确定不同指标系数,借助耦合协调测度方法,探讨两者的交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交通可达性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不断提高,其中,青岛、烟台、济南三地处于优质协调阶段,但也存在个别区域错位现象,例如淄博、聊城、菏泽等地。提出通过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突出建设交通可达性短板城市、完善综合交通基础建设等发展建议,实现以点带面辐射全省。

    2023年01期 v.37;No.188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789 ] |[阅读次数:0 ]

建筑、资源与环境

  • 综合管廊全寿命风险识别与评估

    聂长强;付伟庆;黄剑;王建;

    地下综合管廊是重要的城市生命线工程,伴随着城市建设大发展,对其进行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和安全评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分为策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四个阶段,使用文献分析法与风险分解法对其进行全寿命周期下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类。通过专家调研评价,筛选建立各阶段主要风险清单,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管廊全寿命周期下的风险评估方法,并结合某综合管廊工程对评估方法进行工程应用说明。评估结果表明:某综合管廊全寿命周期风险值为6.13,属于中等偏高风险,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策划阶段,研究成果对综合管廊风险管理和评估具有参考作用。

    2023年01期 v.37;No.188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30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图像分析的直墙拱形巷道岩爆片剥试验

    刘啸;张晓君;王宇晨;

    针对岩爆片剥研究的不足,基于ImageJ图像分析软件,开展了具有岩爆倾向性的直墙拱形巷道岩爆片剥试验研究,制作了可清晰观测巷道围岩临空面的试样;通过透明亚克力板材对试样进行约束,得到了全巷道临空面片剥现象。结果表明,随载荷增加,灰度孔隙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巷道临空面超过灰度阈值的面积范围不断增加,灰度值在持续升高,应力在持续增加;随载荷增加,巷道临空面灰度均值总体上在增加,巷道临空面片剥前灰度值升高明显,说明应力在升高,达到临界应力后巷道临空面产生片剥;总体上来看,颗粒数量是在逐步减少。巷道临空面片剥前灰度孔隙率、灰度均值、颗粒数量均有明显变化,可通过这些参数来综合反映巷道岩爆片剥的演化规律及前兆,并通过图像分析来揭示岩爆片剥问题。

    2023年01期 v.37;No.188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47 ] |[阅读次数:0 ]
  • 陶瓷膜及其改性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吕庆鑫;郭祥林;王世斌;孟庆梅;刘新鹏;高佩玲;

    陶瓷膜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孔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在含油废水处理领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根据近年来陶瓷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陶瓷基膜在含油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针对陶瓷基膜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膜污染等问题,综述了陶瓷膜的改性策略及性能,重点介绍了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浸渍法三种常用方法改性的陶瓷膜及其在含油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并与新兴改性方法,如原子层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脉冲激光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改性陶瓷膜在此领域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3年01期 v.37;No.188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62 ] |[阅读次数:0 ]

机械工程

  • 基于GDE混合算法的齿轮系统轻量化设计

    国瑞坤;高颖;贺磊;杨先海;李元帅;李凯;

    基于某企业二级齿轮传动系统,对齿轮系统轻量化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与差分进化算法(DE)的混合优化算法(GDE)。结合GA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强的特点,为DE算法提供优质初始种群,以二级齿轮中心距和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将结果与两种传统算法结果进行比较,对轻量化后齿轮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优化结果显示,GDE算法收敛速度最快,优化后齿轮体积减少了10.5%,重合度增加了5.8%;仿真结果显示,轻量化后齿轮不会产生共振,符合实际工况需求。

    2023年01期 v.37;No.188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86 ] |[阅读次数:0 ]

生命、材料与化工

  • 乳液法在含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李学术;常秀婕;王召东;路振鑫;李秋红;

    为了降低含油污泥中原油的含量,提高采油率,制备了一种由两种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复配、与正庚烷、水混合而成的乳液。将所获得乳液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在降低含油污泥中含油量的同时实现了原油的回收。通过改变配制乳液时油相质量占比,处理油泥的乳液用量、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可使得泥沙中残油率降至2%以下。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处理前后油泥的油相、水相和固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IR)对处理前后泥沙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获得了含油污泥最佳处理条件:乳液中正庚烷质量和水质量比例为2∶8,搅拌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40 min,油泥质量与乳液体积比为1.0 g/9.0 mL。处理之后的油泥残油率为0.92%,且泥沙分散性较好。

    2023年01期 v.37;No.188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342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20年刊发论文统计分析

    郝秀清;孙梅霞;

    为全面了解《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10年刊发论文的基本情况,制定下一步发展策略,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发文学科、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地区4方面对2011—2020年刊发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依靠学校特色学科培育特色栏目,重视培养核心作者,保证足量稳定的作者群,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提升传播力和影响面等建议,以期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原动力。

    2023年01期 v.37;No.188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8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